趨勢一:建設投入從快速增長到穩(wěn)定發(fā)展
1978年我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chǎn)投資12億元,占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總額的1.8%,此時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chǎn)投資的數(shù)據(jù)非常之小(國家從2000年之后才開始統(tǒng)計該項數(shù)據(jù))。2014年全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ǎn)投資總額達到1.98萬億元(其中:城市1.62萬億,縣城0.36萬億,鄉(xiāng)鎮(zhèn)的數(shù)據(jù)本文均不納入統(tǒng)計),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總額的3.9%,該比例自2001年以來一直保持在4%-9%,相比改革開放初期大大提高。
我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ǎn)投資在2000年之后開始突破2000億元,并進入快速增長期,尤其在2009年國家四萬億投資之下,投資額實現(xiàn)兩連跳,迅速從2008年的9000億元突破到2009年的1.2萬億,再到2010年的1.6萬億。歷經(jīng)10年的投資高速增長,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大體完成,2012年之后投資開始進入穩(wěn)定增長通道,近幾年的投資額基本穩(wěn)定在2萬億左右。
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ǎn)投資受國家投資政策影響較大,2016年將是基建投資大年,預計基建投資總額將達16.4萬億,有望維持在15%以上的增速,可以預見,2016年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ǎn)投資在歷經(jīng)2012-2015年的穩(wěn)定發(fā)展之后,可能會再次實現(xiàn)一次跳躍式增長。
趨勢二:建設能力顯著增強 但城市與縣城差距仍較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地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體制改革,積極開辟資金渠道,加大資金投入,相繼建設了一大批供水、燃氣、供熱、道路、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公園綠地等項目,設施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城市功能大大增強。我們看看2000-2014年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增長的幾個重要數(shù)據(jù):
全國市政道路長度從21萬公里增長到48萬公里,道路面積從30億平方米增長到92億平方米;
已建成軌道交通長度從117公里到2715公里;
城市燃氣普及率從45.4%增長到94.6%;
市政供水管道長度從32.5萬公里到88萬公里,排水管道長度從18萬公里到67萬公里;
全國污水處理廠從481座到3362座,城市污水處理率從34%到90%;
全國生活垃圾無害處理廠從1018到1947座,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從21萬噸到53萬噸;
全國建成區(qū)綠化覆蓋面積從77萬公頃到262萬公頃,公園綠地面積從17.5萬公頃到73.7萬公頃。
14年間,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翻了好幾番,其中軌道交通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增長速度尤其之快。
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城市和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能力的差距,差距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市場需求,縣城常住人口較城市常住人口少,各項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較少也屬正常;另一方面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自籌資金和地方財政撥款,雖然中央財政撥款的比率比城市市政建設稍多,但市政工程項目能獲得的銀行貸款非常之少,導致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未來,隨著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不斷飽和,縣城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也將成為市政工程企業(yè)區(qū)域發(fā)展的方向之一。
趨勢三:投融資實現(xiàn)多元化 民間資本成為市政建設的重要力量
1978年城市市政建設僅有中央財政撥款;
1980年開始引入國內貸款和自籌資金;
1985年開始引入外資;
1996年開始引入債券;
2001年開始引入地方財政撥款;
目前,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已由1978年前單一的政府財政投入逐步向國內貸款、利用外資、發(fā)行債券及企業(yè)自籌等多種渠道拓展。目前市政設施建設投資已經(jīng)形成多元化局面,政府投資、銀行貸款、民間資本成為主要力量,三者投資比例占投資總額的85%。
民間投資已成為市政建設的重要力量,截至2016年6月底,財政部公布的兩批PPP示范項目232個,其中執(zhí)行階段項目105個,105個落地示范項目中市政工程類項目54個,占51%,污水處理、市政道路、供水、垃圾處理幾個細分領域的PPP項目較多,未來,如何利用市場機制讓民間資本充分參與市政工程投融資項目,如何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消除民間資本的后顧之憂,如何建立多元化的退出機制等等都是未來有待解決的問題。
2014年,全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chǎn)投資資金1.62萬億元,其中,最大的三個來源是:國內貸款4383億元、自籌資金4295億元、地方財政撥款4135億元。與城市相比,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難以獲得銀行貸款,主要靠自籌資金,資金構成中,自籌資金比例接近50%,而銀行貸款比例僅9%,這也是縣城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不管是從建設總量,還是從增長率來看都遠不及城市市政建設的原因之一。
趨勢四:投資結構邁出新步伐 軌道交通和排水將成為建設的重點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重點是解決供水問題,投資結構單一,行業(yè)發(fā)展不平衡!笆濉钡健笆濉逼陂g,城市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推進了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的發(fā)展,建設投資力度加大,尤其在供水、供熱、公共交通等方面,投資結構得到較大改善。
道路橋梁是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最大的板塊,2014年市政道路橋梁投資額接近1萬億元,其中城市道路橋梁投資達到7644億元,縣城道路橋梁投資達到1908億元。
軌道交通是未來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最具投資潛力的板塊,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交通運輸部印發(fā)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我國軌道交通投資額將達到1.6萬億元,平均每年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笆濉逼陂g,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中,軌道交通的占比可能會從2014年的20%增長到40%甚至50%,成為城市市政公用建設中最大的投資領域,將吸引一大批建筑企業(yè)進入該領域。
我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約50萬公里,地下管廊長度卻不足1000公里,此次暴雨讓不少城市發(fā)生嚴重內澇,地下管廊、排水、海綿城市概念熱度再增,“十三五”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中,排水領域的投資有望進一步增加。